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五年内,九龙坡区将改造64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

脏、乱、差、险,是城市棚户区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。实施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,是惠及千家万户、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、德政工程。

重庆既是老工业基地,又是山城,城中村、危旧房、棚户区数量较多,改造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。自2001年市委、市政府在主城区各区实施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以来,近40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。

作为工业大区和主城老区,近年来,九龙坡区实施盘龙等片区改造,“城中村”变身宜居新城。但是,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是个动态概念,是一项必须持续推动,不断扩大改造面的民生工程。

“既关乎民生,也关乎发展,既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,又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。”九龙坡区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结合区情实际,从今年起,五年内该区将完成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64万平方米,提升城市竞争力,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。

“城中村”华丽变身宜居新城

在九龙坡区盘龙一带,有一个地名叫“荒沟”。在很多人看来,“荒沟”这一地名十分的不应景。

“其实‘荒沟’并不荒凉。”盘龙村九社社长郭纯明说,曾经,荒沟到马王乡盘龙一带,聚集的摩配厂多,大大小小可能上百家。如今,随着摩配厂外迁,旧城改造盘龙新城崛起,“荒沟”在城市升级换代中成为历史。

据郭纯明介绍,20多年前,这里集聚了6家老国有企业和上百家摩配乡镇企业。10多年前,由于主城区实施“退二进三”,许多老国有企业关停并转,离开了盘龙村,摩配企业受到冲击,这里慢慢变得萧条,随着周边地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盘龙村也逐渐成为“城中村”。多年来,这一带的基础设施远落后于周边城区,脏、乱、差现象突出。

2008年,九龙坡区将盘龙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纳入重点项目,对杨石路、袁茄路、轻轨沿线的旧城地块,包括“荒沟”旧城片区、矿机村老企业宿舍危旧房片区、黄家码头旧城片区、建设厂危旧房片区等进行大规模改造。

至此,“荒沟”这个名字便开始淡出历史,华丽变身为“盘龙新城”。

目前,该片区已引进商业、房地产、市政公园和学校等7个项目,出让土地123亩。全长4.71公里的5条柏油路(云龙大道、盘兴路、彩云大道、盘金路、盘玉路)已开工,预计明年7月竣工。新城将通过周边城市交通路网,辐射大渡口区、高新区及周边其他范围。

据介绍,盘龙新城东临袁茄路、南接剑龙北路、西抵杨家坪CBD,北至盘龙大道和陈庹路,总面积约1000亩;以盘龙村为核心,新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的商业、居住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。

未来3年内,盘龙将变身为九龙“新城”,并打造成为杨家坪商圈的副中心、九龙坡的第二商贸增长极。

5年内完成64万平方米改造

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既是惠及千家万户、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,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、拉动投资消费的发展工程。

2001 年以来,我市稳步推进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,截至 2012 年年底,主城区共完成改造面积 2200 多万平方米,涉及 30 余万户居民。

为了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,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,从今年起,我市确定用 5 年时间完成约567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,涉及居民7 万余户。改造的范围为主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棚户区,改造项目的安置补偿政策将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,由居民自愿选择。

“摸清家底,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工作。”该负责人说,前期由区建委牵头,区房管局、区土储中心、渝隆集团、高新区土储中心对全区危旧房项目进行调查摸底,确定5年内危旧房改造量64万平方米。

健全制度机制有序推进改造工作

5年内完成城市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64万平方米,可以说改造任务量十分繁重,九龙坡区应如何保障有序推进项目,办好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实事?

“从机构设置、工作机制到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推进。”该负责人说,该区成立区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工作领导小组,采取片区拆除、修缮加固及零星拆除的方式进行改造,并对改造区域进行整体包装策划及招商。

在班子组建上,九龙坡区成立了九龙坡区棚户区(危旧房)改造工作领导小组,小组由区政府区长石继东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种及灵任组长,成员由相关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。

此外,九龙坡区还健全考核制度,制定保障措施,有序推进改造工作。制度保障上,实行例会制和责任追究制,与责任单位、区级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,区委、区政府将进行专项考核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该区将按照“依法、及时、高效”的原则,在保障被征收人的利益基础上,充分整合司法力量,及时推进征收工作和危旧房屋修缮加固工作。